记者 陈 勇 通讯员 张艳艳
郡县治,天下安。农村稳,天下稳。在鹤峰县邬阳乡,经济快速发展,如何构建精神价值高地,夯实精准脱贫的基础?
2015年至今,鹤峰县邬阳乡潜心推进“法治、德治、自治”一体,从骨子里,从意识上,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扶贫”。
法治引领,提升治理能力
“律师这么讲,我服气。”谈及林地纠纷化解,邬阳乡金鸡口村村民潘文海说。
潘文海与任忠国毗邻,因林地纠纷,互不相让,乡村干部多次调解,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矛盾一方甚至扬起刀具。
化解迫在眉睫。该乡调解委员会再次组织调解,联系该村的律师参与其中。长达7个小时的调解,通过摆事实、讲法律、叙亲情,矛盾双方多年的偏见和误解逐步消除,双方握手言和、重归于好。这是该乡法治建设的一个缩影。
“以‘律师进村、法律便民’为契机,强力推进法治建设,探索构建‘四级法治网’。”该乡负责人介绍,“乡有一个法律顾问团、村有一个法务工作联络员、组有一名矛盾纠纷义务调解员、户有一名法律明白人”的基层治理模式,把农村社会治理逐步引入法治化轨道。
在外创业的陶全清因自家林地与村民发生纠纷,虽然最终要回了田地,却为父老乡亲淡薄的法律意识所触动。于是,她捐款20万元建立法德教育基地,开设“道德·法治”讲堂。2015年来,该乡共举办法律培训2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9000余人次。
50多岁的王晓舟是斑竹村人,被村民推选为村小组的义务调解员。村民只要有纠纷,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他也十分乐意帮大家调解。
该乡148名义务调解员活跃在乡间,他们就像社会的“润滑剂”,在降低矛盾纠纷上做“减法”,在法治建设的总量上做“加法”,一个个小矛盾、小过节、小纠纷在村民小组就地、就近解决。截至目前,该乡直接由义务调解员调解的一般矛盾纠纷达30余起。
德治教化,凝聚基层合力
邬阳乡先后涌现“全国最美乡村教师”邓丽,全国“最美家庭”朱永翠家庭等道德模范人物。她们言传身教,乡内人文环境一步步向上、向善、向好。
百鸟村八组村民邓丰山残疾,妻子多病,儿子在外打工。今年9月,眼看他家庄稼就要被杂草淹没,村民自发组织雷锋志愿者服务队,义务帮他锄草,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3月来,邬阳乡利用云视频会议系统开展法德教育培训,各村成立了乡贤道德评判团、村民自治议事团、雷锋志愿者服务队、五老协会。”该乡负责人介绍,老干部、老党员积极分子参与村内大小事项的处理,在道德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层社会合力不断增强。
“以前我们这儿是一个是非之地,上级领导干部不愿意来,种瓜种菜没有安全感,现在来我们这儿的领导都有好感。”村民们这样说。
自治管理,激发社会活力
7月的一场暴雨,给邬阳乡造成重大损失。但在紧急关头,一幕幕感人画面上演了。
洪水冲垮了该乡斑竹村退休教师高文甫家附近1公里长的公路,高文甫不等不靠,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自掏6300元,修好公路,方便附近居民出行。
百鸟村多处出现公路塌方险情,“两团一队一会”的成员知晓后,第一时间组织开展生产自救,拉木头、锯木头、搭桥铺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很快,受灾最严重5户居民的出行公路就疏通了。
年近六旬的晏和如外出30多年,今年返乡后,没有居住地。该村雷锋志愿者服务队一份倡议,村民自发帮助他选址,平整场地,砌砖,盖瓦,并给他送来米、面、油,短短2个多月,晏和如就搬进新家。
“积极引导老百姓崇仰向上、向善、向真的传统美德,激发人心底最善良、最纯真的本质,从而规范人们行为,调节社会关系。”该乡负责人说,基层群众广泛参与各级公共事务,社会风气明显好转,社会矛盾巧妙化解,社会发展更有奔头。目前,该乡茶叶、林果、杂粮、养殖等产业风生水起,易地扶贫搬迁紧锣密鼓,山乡面貌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