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镇农村福利院位于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东部偏远山区,离县城近3个小时车程。这个由偏远乡镇创办的福利院,先后被民政部、省、州、县授予“三星级”“百强”“十佳”“模范”农村福利院。
从落后破旧到模范榜样,走马镇农村福利院经历了2000多个日夜的蝶变。
2012年初,张厚祥来到走马镇农村福利院任院长。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又脏又乱、臭气熏天的福利院。一栋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两层老房子,不分生活区和生产区,一层喂猪,二层烤火,空气中弥漫着淋粪喂猪的臭味。福利院没有自来水,吃水自己挑,热水靠柴火烧,洗澡用木盆。
如今,这栋老房子已经“变身”为一座巍然矗立的综合楼。《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综合楼内各类健身器材、24小时空气能热水器、高清数字电视、独立卫生间、现代化的厨房餐厅等一应俱全。
目前,走马镇农村福利院已有生产基地58亩,院舍占地49亩,院内建筑总面积12258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0万元,可同时容纳150位老人居住生活,已跨入全省乡镇农村福利院的先进行列,正向全国一流农村福利院迈进。
从老旧破败,到被民政部、湖北省民政厅表彰为“三星级农村福利院”,走马镇农村福利院的改变,源于该福利院院长张厚祥坚持不懈的努力与付出。
“三年小变样,五年大变样”
“我要让咱们的福利院三年小变样,五年大变样,让这里成为你们安享晚年的一个家,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家!”面对房屋老化、场地狭小、饮水困难的艰苦环境,张厚祥刚到任就对40名老人许下郑重承诺。为了改变院民们的生活状况,兑现承诺,张厚祥不等不靠,带领工作人员、院民们甩开膀子谋发展,带动院民开荒种菜、种茶、养猪。“我们都是古稀之人,种菜、养猪还能有收益吗?”一开始,张厚祥的改革举措并没有得到院民们的理解。没多久,他们开始理解院长的良苦用心:养猪种菜让福利院实现了自给自足,院民碗里的饭菜越来越好。
两年的时间,张厚祥带领院民把58亩荒山开垦成了良田,规划发展茶园30亩,同时推行间作套种模式,种植玉米、土豆等农作物,每年蔬菜基地的种植种类多达26种。如今,基地每年收获玉米9000多公斤,土豆1万多公斤,红薯1.5万多公斤,各类蔬菜4000多公斤。今年茶园产茶1.5万多公斤。
2013年,张厚祥多方筹集资金,投资兴建了一座人畜彻底分离的现代化、高标准、无污染、零排放养猪场。选拔有养殖经验的院民组成养殖小组,一年四季从事养猪。同时,采用全封闭高科技养殖技术,养殖规模50头,年出售10头,宰杀40头,熏制腊肉5000多公斤,2017年仅养猪就获利近10万元。张厚祥还引进沼气生产设备,发展“猪—沼—茶—菜”循环经济。
在建设福利院过程中,张厚祥遇到了不少困难。由于基地建设等原因,福利院需要征收周边13户农户4亩多的土地。“征地工作是最难的,老百姓把自己的几分地看得比金子还贵。张院长没日没夜地奔波,还动员亲戚朋友帮忙,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才把工作做通。”福利院工作人员张重丽说。
“福利院的老人是弱势群体,一定要人性化管理、多元化服务。”除了硬件设备升级,张厚祥还在日常服务和管理上下足功夫。
走进走马镇福利院食堂,整齐划一的餐桌别有“讲究”,每个院民都有自己的固定座位。“这样可以一清二楚地知道谁没来吃饭,如果有老人身体不适还能及时发现。”张厚祥说。
检查内务、协助院民打扫卫生,是福利院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之一。走进老人们的卧室,床铺整齐划一、地上一尘不染、衣物摆放有序,老人们衣着整齐洁净,精神抖擞……院容院貌、院民生活质量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根据每位老人的特长,张厚祥把56个院民分成卫生、门卫、护理、生产、养殖、菜园、特色服务等7个工作小组,建立公开的劳动量化制度,采用院民日志的形式,一天一记录,一月一统计。
让老人们参与福利院的每一项工作,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这是张厚祥一直坚守的管理理念。每个月,福利院都要举行一两次院民大会,院民们对本月工作进行总结并提意见。如何管理好福利院,张厚祥把权力交给每位院民,由院民们民主制订的《院民守则》《民主理财制度》《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学习考勤考评制度》等措施,成为院民参与福利院民主管理的一道亮丽风景。
“获得感是实实在在的”
88岁的于祖勋老人被医生诊断为肠癌,可谁也没有想到,现在的他竟然成了生产组的一员“大将”,不仅会种玉米、挖红薯,还会吹笛子、跳舞,耳聪目明、精神抖擞。被问及健康秘笈时,于祖勋说:“适当劳动一下有利于身体健康,感觉现在吃啥啥香!”
除了于祖勋老人,福利院还有3位曾被医院下过死亡通知书的老人,如今活得越来越滋润,其中年龄最大的已88岁。
茶园摘茶、菜园除草、院内打扫、门口登记……老人们在福利院各司其职,各展所长,在劳动中充实了生活,还收获了健康。目前,走马镇农村福利院老人的平均寿命为72岁,最大年龄的老人94岁,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个个精神矍铄。
如今,现代化的养殖场和种植基地建起来了,不仅实现自给自足,每年还能创收十多万元。老人们不但每月能吃上自己种的绿色蔬菜,喝上自己亲手摘炒的手工茶叶,还有吃不完的土家腊肉。“真是‘家里有粮,心里不慌’,福利院给我们带来的获得感是实实在在的。”一位老人说道。
此外,福利院开展的“五好院民”评比活动,每月按照不同等级发放“绩效”,年底根据各个院民当年的表现情况,评选优秀院民并发放500~3500元不等的年底奖金,加上每月的国家补贴,院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了,幸福洋溢在脸上。
记者走访中发现,福利院餐厅的墙上张贴着一张纸,上面清楚地记录着每一位院民的生日。张厚祥数着日子,坚持给每一位寿星煮长寿面,却从来不给自己过生日。“张院长亲自下的长寿面,还打了3个鸡蛋,端到我面前,他是把我当亲大人(父亲或母亲)看的……”讲起那天的情景,82岁的王金月感动落泪。
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打糍粑……每当节日来临,张厚祥都与老人们一起享受节日的热闹喜悦。担任院长以来,每年春节张厚祥都坚持亲自下厨,和老人们一起吃团年饭,之后再回家陪父母,陪了一会儿又来值班。
“我们在这里日子过得很舒服,工作人员随时都关心着我们。吃饭哪一个没到,就去找,看是什么原因,子女都没有这么亲近!”福利院72岁的院民丁仁富说,张厚祥既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又是这个大家庭里的孩子,大家互相陪伴,似乎比家人更亲近。
现在,福利院里窗明几净;休闲室里按摩椅、跑步机、臂力机、椭圆机等健身器材一应俱全;露天广场花团锦簇,四季如春……2000多个日日夜夜,张厚祥用实际行动为院民们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家,给老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基层党员的一面旗
2012年2月1日,张厚祥到福利院上班的第一天,院民王成丙因病去世。张厚祥和工作人员一起戴孝,为老人剃头、穿衣、买寿木、清遗物……直至王成丙入土为安,张厚祥连续36个小时没有合眼。院民们都说,“张院长比亲儿子还亲。”
作为一名有着29年党龄的基层党员,张厚祥忘我地投入工作,把福利院的老人们当父母,走到哪儿都牵挂着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无处不在的关爱,让数十位院民老有所依。
不管是发展生产,还是照顾院民,张厚祥都冲在第一线,凡事都亲力亲为。2013年,他带着大家开荒拓展种植基地,左手无名指不慎受伤,留下残疾。“无论什么事情,他都率先垂范带头干,我们永远在学,却永远都学不到。”张重丽说,一年365天,每天工作12小时是常态,6年多来,他加班的时间相当于正常上班500多天。
在得知于祖勋得了肠癌后,张厚祥一有时间就去看望他,给他按摩、剪指甲、刮胡须、剃头,收拾得干干净净。每隔几个小时到每个院民的屋里“打卡”,尤其是卧病在床的院民,这是张厚祥每天必须做的工作。
一些院民要去医院检查治疗,他抱进抱出,连等电梯都嫌慢,找到楼梯就往上冲。在镇卫生院初步处理后,有些院民需要送往县城医院,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他都自己开车直奔医院。
晚上被张厚祥送到县医院、州医院急救的院民共有六七个,但他从不报销差旅费。“累计有100多次,他从没报销过,总说单位要用钱的地方还很多,获得的各种奖金也全部捐给了单位。”福利院工作人员孟凡英说,每次到县城办完事情,哪怕再晚,他也要连夜赶回福利院,“因为他心里放不下院民们。”
在张厚祥的带领下,福利院的工作人员爱岗敬业,为福利院、院民们倾心付出。他们与院民吃住在一起,每个人都有一把医务室的钥匙,上班后的第一件事情是检查院民们的身体状况。每天晚上,两栋住宿楼都有两名工作人员值班,一旦发现紧急情况,第一时间报告处理……这样一支队伍,深受院民们的拥护和爱戴。张厚祥个人先后获得“全州优秀共产党员”等系列荣誉,福利院也被授予“湖北省敬老模范集体”称号。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首先应该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从大的方面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小的方面讲,就是在我的岗位上,为这些孤寡老人服好务,让他们能够安享晚年。”张厚祥说。
“张厚祥是基层民政干部和基层党员的‘一面旗’,是复员退役军人的楷模!”鹤峰县民政局局长王泽云说,像张厚祥这样工作在养老事业最基层、最前沿,时刻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勇于担当、履职尽责的基层干部,是养老事业、民政工作的正能量。
展望未来,张厚祥说肩头的担子更重了,要进一步提升福利院管理和服务水平;要朝着院貌设计别墅化、院容规划花园化、室内配置宾馆化、制度管理规范化、服务质量人性化、生活水平小康化的目标努力;要让自给自足的福利院经济回报社会,造福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