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改革进行到底》系列评论

07-25 15:33  

□ 岳 钟

擘画新时期的改革蓝图

7月17日晚,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在央视开播,第一集《时代之问》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历程进行了全景式回顾,生动再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背景、决策过程和改革实践,系统阐释了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重大理论问题。透过镜头的视角,全面深化改革历程如铺展的画卷,波澜壮阔地呈现于世人面前。

回顾30多年来的改革历程,中国共产党人以超凡的远见和智慧,带领整个民族,从一穷二白到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崭新的中国气象重回世界舞台的中央。在中国经济社会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经济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越发凸显,中国在新的起点上必须做出抉择。

放眼我们所处的时代,外部环境变化丝毫不慢于我们自身角色的蜕变,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如同浩浩荡荡的大潮,席卷联系日益紧密的“地球村”。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因循守旧没有出路,开拓创新才有未来。航行在时代大潮中的复兴之舟需要航向。将改革进行到底,是过去30多年改革实践的历史启示,是当前时空背景下的庄严宣告,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正确选择。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从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们的包产到户,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改革实践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能量。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是思虑深远的清醒判断,是当代中国唯一正确的道路。

擘画新时期的改革蓝图,必须树立正确的改革认识论和方法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决定方向,经过三年的夯基垒台、选材备料和立柱架梁,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好,300多项改革重点任务基本完成,而河长制、二孩政策、医疗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教育改革、产权保护制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多项民生攸关的重大改革,更是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改革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呼声,全面深化改革迄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实践。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时代之问》播出的当天,中国高铁互联网订餐改革在27个主要高铁站开始实施,从此旅客可以选购多样化的“高铁外卖”;《深圳市积分入户办法(试行)》开始实行,持有深圳居住证并在深圳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住所的人员,将有机会打破户籍限制入户深圳。一项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一个个难题破解化解,社会的正能量也随之升腾释放。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而今天的长征路,就是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实践,只有坚持不懈的拼搏奋斗,才能抵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胜利彼岸。

不懈改革,需要勇气和担当

□ 莫 洁

370、415、419,这是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各方面每年出台的改革方案数量。这些改革方案拼接出的,是砥砺奋进中的中国的改革图景;这些改革方案连缀起的,是置身大变局下中国的改革逻辑;这些方案共同开启的,是让世界无法不瞩目的古老东方大国的改革梦想。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再次叩响时代之问,重现了全面深化改革一个个熠熠生辉的瞬间,重现了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魄力与思想伟力,重现了中国复兴路上的恢宏征程。

中国该如何走向未来,世界在问,时代在问,人民也在问。尽管“改革”已成当今中国不容更改的基调,“改革”已成社会公共生活中不折不扣的高频词,但一部关于“改革”的政论片仍能引发收视热潮和舆论热议,这足以说明社会各界对改革的共识和期盼。

将改革进行到底,是民族求索与奋斗历史深处的回响,也是接续伟大“中国故事”的必然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为新条件下的中国经济标定坐标、划定主线、确定引领、列定纲张,持续谱写中国经济“光明论”。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6.9%的GDP增长率不仅直观反映了中国经济“持续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更折射了中国经济“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的发展成色。这份成绩单是对“中国经济会好吗”等各色唱衰论调的最有力回应,也是对囊括“新发展理念”“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整套发展战略的最鲜明注脚。共享单车“组团”骑向海外,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成中国新“特产”,不少之前陷入险境的传统行业开始逆势上扬……广袤原野上的星火点点,必成一片红火之势。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如果说作出“适应并引领新常态”的重大判断,主要倚靠的还是“瞭望者”的韬略与胆识,那么推进触及利益乃至需要刀刃向内、自我割肉的改革,更显改革者的勇气和担当。突破既得利益,切割复杂关系的羁绊,打通改革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这些都需要信心、耐心和决心。

眼下,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间节点不断临近。站在这一历史时刻的门槛之上,回望过去,从思想观念的破冰到利益格局的再造,从发展方式的重塑到制度文明的涵养,是改革的春风唤醒了古老东方,是改革的春天带来了万紫千红。40年来,中国前进的每一步,无不得益于迎难而上、不懈改革。站在这一历史时刻的门槛之上,展望未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将改革进行到底,改出更鲜明的国家力量,也将改出更光明的民族未来。

为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 绿 箫

28年前,一篇名为《历史的终结》的文章在西方世界引起广泛关注。在文章中,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写道:自由民主制已经成为“人类政府的最后形式”,历史将终结在这里。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三集《人民民主新境界》就从这里开篇,它提出的问题发人深思:在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陆续发生剧变后,走了一条与西方政治制度不同道路的中国会不会是下一个被终结者?

但是,中国用风雨艰辛的探索,坚定而自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终结。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都深深扎根于,并将继续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

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贯彻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的前提下,提出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目标。

这是人民民主的新境界,也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从根本上保证了深化政治领域改革的正确方向。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相继成立,加强党中央对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重要工作的直接领导力度和统筹协调能力,提高了决策和执行机制的权威性和效能。坚持党的领导,让中国这艘巨轮在驶向复兴彼岸之时,有了坚定而正确的掌舵人。

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是全面深化改革对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提出的要求。十八大以来的创新和实践,使得人民代表大会、协商民主等制度与时俱进,人民当家做主的内涵也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升华。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立法步伐不断加快。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通过法律、法律解释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100件,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愿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在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完善的同时,政府对权力的自我革命也在不断升级。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今天,我们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复杂的现实,中国道路仍然处于生长、成熟和改革的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沿着民主法治的道路,坚定进行着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党的领导下,一幅用民主与法治勾勒的治理图景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引领我们坚定不移地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彼岸。

让公平正义不缺席不迟到

□ 肖 罗

我国古代传说中有一种神奇的动物,据《淮南子》《论衡》等记载,其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状似麒麟,额有独角,双目有神,能断案,“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其名曰獬豸。獬豸能辨曲直,代表着百姓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古代御史、执法官员等的朝服朝冠上常绣有獬豸图案,民间更是以其作为祛害辟邪的神物来供养。在中国百姓心里,法就是天,法不正,天就塌了。

在现代文明国家里,司法是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平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公平正义犹如“空气与水”,不能缺席,不应迟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雷霆万钧之势,开启了新一轮司法改革。2014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之后的第二次会议,就对司法体制改革作出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要注重改革举措的配套衔接,注重分类推进,强化任务落实,保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2016年10月,《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印发,这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与之配套,认罪认罚从宽试点、司法公开等诉讼制度改革同步推进。以司法责任制、司法人员分类管理、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为基础的司法管理体制改革,以立案登记制改革、最高人民法院增设巡回法庭为代表的优化司法职权配置等关键性改革顺利推出,司法领域改革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

《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四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及的两组数据,很好地说明了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司法责任制的倒逼之下,2016年,全国法院一审服判息诉率达到创纪录的89.2%。深化司法体制改革3年多来,两高工作报告在全国人大会议上的赞成率不断攀升,2017年都获得了91.83%的赞成率,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实践证明,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是科学的,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的。随着司法体制改革逐步深入,深层次问题将会不断显现,改革难度将进一步加大。面对难啃的“硬骨头”,不迎难而上,就会一退千里。唯有坚持一张蓝图,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动摇、不懈怠,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法战线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面对新形势,政法战线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时代,把理念思路提升、体制机制创新、现代科技应用和法律制度完善结合起来,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及相关配套改革,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不断完善发展,努力创造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司法文明。

文化让中国声音更动听

□ 余 是

中央民族乐团排演的《又见国乐》在世界各地奏响,温州市图书馆在社区办起了24小时不打烊的“城市书房”,《中国诗词大会》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都焕发新貌……随着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五集《延续中华文脉》的画面一帧帧闪过,文化体制改革攻坚克难的壮阔历程生动再现。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时代的呼声,是历史的使命。

进入改革的深水区,剩下的多是难啃的硬骨头。2014年出台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思路、主要任务和政策保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了路线图、明确了时间表、布置了任务书。此后的几年间,一批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重大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重点改革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文化的活力愈加迸发,中华文化的魅力愈加夺目。

围绕改革总体思路和布局,一系列政策和法规落地生根:《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动延续中华文脉;《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让处于困境中的地方戏曲看到振兴契机;《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为创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注入强大动力;《关于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的意见》对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作出全面系统部署,网络内容建设全面展开;《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把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城乡规划,开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时代;《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出台进一步激发电影创作和投资热情……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广为弘扬,文化建设呈现出新气象、新面貌、新格局,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无论怎么改、改什么,发展先进文化的目标不能改,坚持正确导向的原则不能变,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不能丢。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核心目标,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充分体现了文化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

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中华文化也向世界展示着独特的魅力。统筹政府推动、民间参与、市场运作,创新对外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使中国对外传播的辐射力、文化交流的亲和力、文化贸易的竞争力显著增强。

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发力,中国的形象更鲜明,中国的故事更生动,中国的声音更响亮,中华文脉更绵长,正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勇担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

□ 祁 远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当中国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角色重回世界舞台中央之时,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加剧、生态严重破坏等问题成为民生焦点,影响了人民群众对于我国改革发展成就的获得感。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掷地有声。以历史的视角看,生态环境资源不仅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而且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重要财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建设现代化国家,应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建立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同时加强督查确保落实,切实把保护生态环境当作改革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任务。

首先,注重顶层设计,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思想上的雾霾不除,空气中的雾霾就不可能根除。现在,妨碍环保理念落实的症结在于把发展和保护对立起来。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科学论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其次,加强制度建设,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有章可循。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环保法和《环境保护督查方案》《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新规章制度出台,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设计、执行、督查、惩戒等各个环节都得到完善,生态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得到落实,让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切实可行的抓手,也展示了中央重拳治理环境污染的坚定决心。

最后,严格生态督查,让环保法律法规长出“钢牙利齿”。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确保生态环境相关法规制度从纸面落到实处,还需要加强各级环保督查,让环保法规制度长出“钢牙利齿”。日前,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督查处理情况向全社会公开通报,一批领导干部受到严厉问责。这次督查问责犹如一记重拳,有力震慑了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过程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问题,对各地都起到了重要的警示作用。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人民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等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真实而迫切,这也是当今时代社情民意的最大公约数。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让我们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