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此是桃源地,不信桃源如许奇。”
三百多年前,清代文学家顾彩在《容美纪游》发出这样的慨叹。
山水底色未曾改,点染挥洒皆成画。鹤峰县下坪乡岩门村的周家院子正是当今的“桃源胜地”。
记得住乡愁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对于久居城市的人,或许是一种正在实现的梦想。但,对于生活在鹤峰县下坪乡周家院子的人,却是“家常便饭”。
8月14日,记者驱车前往周家院子,一路“青山数吐飞瀑”,仿佛穿行在山水长卷之中。走进周家院子,映入眼帘的是横贯村中的坦坦街衢,苍翠欲滴的丘陵茶园,以及掩映在其中的幢幢古朴而典雅的吊脚楼和漂亮的小平房。
记者不禁感叹:“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怡然自得……”
“我就是在这儿出身的,现在已经80岁了,在这个院子住了80年,这儿是我的家,更是我的根。”住在周家大院的周丙连老人告诉记者。
和周丙连老人一样,生活在此处的共有9户人家,他们的举手投足,都是山水相依,都是被乡愁萦绕的幸福之人。
“岁月悠悠,但愿千百年后,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村落依然风霜不倒,后世子孙亦能够欢忭于‘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或许,这正是周家大院9户人家最深切的愿望。
守得住家风
对远方的游客来说,这里是鹤峰县下坪乡岩门村的周家大院。但对于生于此处,长于此处的人们来说,这里只是他们的祖屋,经光阴雕琢而成的“祖屋”。
“唯我周公后,濂溪百世孙”,“祖屋”流传下来的家训朗朗入耳,文明乡风在这里显露无遗。
“我们是聚族而居,很重视家风世泽,我们这里的九户人家,家家强调继承礼仪道德,保持德行长存不坠,并把多年言行举止形成的家风归炼成文字,便有了眼前的周氏家训。”周清栋指着眼前的这块“戒石”介绍。
“我每天早上5点多起来扫地,不把地扫干净就好像自己的脸没洗干净一样。”周丙连乐呵呵告诉记者。
据了解,打扫卫生已经成为这里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必做功课,而周家大院的干净程度和文明程度更是让游客叹为观止。
“我们的家门都是大敞四开的,随时可以串门,而且一到收粮食的时候,大家都是自己的收完了就赶忙帮别人收,真的就是一家人。”周元香说。
记者发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不止存在于桃花源记中,也邂逅于周家大院里。原来,真正的豪宅从来不止是对稀缺资源的占有和物质的简单叠加,其背后的秩序与风骨才是最令人动容的地方。
看得见发展
深入腹中详细了解周家大院,她的确像一块未雕琢的璞玉,处处皆景、闪闪悦目,质朴、内涵、韵味……就像一本永远读不完、读不透的书,让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为之神魂颠倒。
“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从周家院子走出的优秀人才举不胜数。而这里的家家户户都是十星级文明户,崇尚家庭美、环境美、和谐美,成为了文明村风的典型代表。
好的土壤才能滋生出好的植物。如此有灵性的周家大院自然也离不开滋养她生长的这片土壤。
据了解,近几年来,岩门村在鹤峰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致力于美丽乡村建设。这里民居改造“依溪组团”、改旧如旧,彰显古老风情。按照土家传统建筑风格,对年久失修、略有破败、保存完好的民居分别进行全面、重点、局部改造,老旧民居焕发生机。同时,将特色民居维护写入《村规民约》,增强村民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建筑遗产守得好、留得住、传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