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宜居富民中心村

06-28 09:51   走马镇政府   佚名

在“全国文明村镇”走马镇,状如群鹤翩跹的大山怀抱深处,有这样一个村:它是走马镇乃至鹤峰县中心村建设的一面旗帜。它拥有鹤峰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湖北省省级生态文化保护村、湖北省省级宜居村庄、中国传统村落等诸多荣誉。它就是白果村。

白果村,座落在大隘关前,三面环山,背靠巍峨雄奇的祖师岩和七姊妹山,面向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万亩茶园,中间一块约5平方公里的小盆地,三条小河从坪中穿过,在庙湾口汇合,流入大典河。

白果村,因一株千年古银杏而得名。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江苏无锡戏曲家、诗人顾彩游历容美,在其编著的“容美纪游”中就曾记载“暮抵白果树,荒坡无店舍,惟古银杏一株,大百围,腹空可容十许人,行旅就宿其中……”,这段记载证明在300多年前的白果树已是枝繁叶茂,古老沧桑。

现在的白果村是省级生态文化保护村,历史文化背景深厚,乡土文化活动相当活跃,狮子灯、花鼓灯、围鼓(俗称打溜子)、薅草锣鼓等都是我村老一辈艺人传承下来的经典节目,其中围鼓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花鼓灯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近年来,白果村两委把加快建设“最美乡村”作为提高生活质量、改变生活环境的重要抓手,村、支两委高度重视、强力推动,立足政策惠民生,创新优势谋发展,谱写了一曲催人奋进的壮歌。实现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能的目标。

科学规划 精心酝酿绘蓝图

规划是最美乡村建设基石。白果村按照“设施齐全、居住舒适、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管理科学、群众满意”的总体目标,精心谋划最美乡村建设,力争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功能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自然化。坚持用超前的意识、长远的眼光、发展的思路来规划村庄,做到村庄建设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同步,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与自然、人文景观有机结合。正确处理好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力求规划设计有前瞻性、有特色性。注重文化底蕴,突出地方特色,结合翠山环抱、河溪穿村而过的自然景观,建成环境优美、气候怡人的园林式生态宜居村庄。

项目牵引 完善设施优环境

近几年来,党委政府和帮扶部门在白果村实施了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先后投资近千万元,开展宜居村庄硬件设施建设。全村10多公里村组主要道路全部实施了硬化,沿线连户道路硬化率达80%;建有自来水池3口,架设供水管网近8000米,全村都吃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建有沼气池550口,改厕、改圈、改厨120户,让广大群众用上了清洁能源,修建灌溉沟渠12000米,解决了500多亩的农田灌溉;改造了1600多米的下水道,整修了200多米老旧街道,按照青瓦白墙、粉檐叠脊飞檐翘角的统一标准改造了老旧危房150户,在村级主干道安装路灯50盏;大力治理辖区内主要河流及其周边流域,疏通河道,清理淤泥,加强河流经村庄河段的两侧河堤建设。全村配置入户垃圾桶320个,安排了2名保洁人员专门从事辖区内的垃圾收集、清运工作;引导村民积极参与生态家园建设,认真实施“两把扫帚”工程,对居民房前屋后、河沟池塘、猪圈牛栏、厕所粪坑等重点部位进行综合治理,彻底改变了居住环境“脏、乱、差”的面貌,村容整洁靓丽。

壮大产业 发展经济强支撑

产业发展是最美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该村绞尽脑汁。

近年来,白果村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以茶叶、葛仙米开发、家庭养殖、餐饮服务为主的村级产业群体,村级经济快速发展。目前,白果村已建成密植高产无公害茶园1500亩,茶叶每年为全村农户提供现金收入近450万元。同时,村里组建了葛仙米专业合作社,规划实施了1500亩种植基地,可为村民提供1500万元的直接收入。同时,全村现有25家茶叶加工厂、3家粮油加工厂、4家水泥预制件厂、1家采石场,以及3支专业建筑队和126户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近800人。至2013年底,白果村人均纯收入已达6000元以上,居全镇前列,为最美乡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拓展内涵 丰富生活添氛围

白果村在建设最美宜居村庄的同时,认真抓好把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拓展内涵,丰富和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首先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村两委干部中开展学教活动,用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思维武装干部头脑,大力弘扬率先垂范、爱岗敬业、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广大干部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以“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为载体,广泛、深入地向群众宣传道德知识,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促进了村民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通过思想道德建设,全村广大人民群众呈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二是大力弘扬乡土文化,为了传承白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政府的关怀下,白果村组建了村文艺队,下设狮灯班、花灯班、腰鼓队等组织,成立了“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培育出了一批生态文化传承人。

白果村的生态文化演出队成立以来,多次代表走马镇,鹤峰县,到恩施、武汉演出,观众达30万之多。多次应邀到湖南、石门、慈利、桑植等周边县市演出,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观众达20万人以上,名震湘、鄂周边,并数次获得各种演出奖。2013年在与周边几个县、市举行的“围鼓大赛”比赛中荣获第一名。综合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省、州、县相关部门多次进村采访,挖掘整理,让这些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艺术瑰宝,得以传承和发展。

同时,将村庄整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融入文化艺术表演,变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最美乡村建设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灼灼其华,熠熠齐晖。通过近几年的建设,白果村最美乡村建设已取得了巨大的变化,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白果村已成为鹤峰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湖北省省级生态文化保护村、湖北省省级宜居村庄、中国传统村落等称号,勤劳朴实的白果村村民,将会在上级级党委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坚定发展的信心,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大计,尽情抒写富裕梦,将白果村打造成为武陵山区中心村建设的典范!(获评2014年度鹤峰县“最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