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白墙,飞檐翘角。
走进鹤峰县铁炉白族乡,一股浓郁的民族气息铺面而来,铁炉是我省唯一一个白族乡,历史悠久,民族氛围浓厚,在语言、婚嫁、丧葬、服饰、家族、节日、习俗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独有的特色。
白族,本是聚居于云南大理一带,缘何散落在了鄂西边陲?
铁炉乡的白族人与湖南桑植县的白族人同源于云南大理古国南昭国,始祖为谷均万、王朋凯、钟千一,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如今,居住在铁炉乡的白族群众,主要是从湖南桑植县马合口、芙蓉桥、麦地坪等7个乡镇搬迁而来。
桑植县白族迁入鹤峰铁炉的过程可囊括为3个时期5个来源:清末,改土归流的余波仍在继续,一部分土司亲属、后人以及受牵连的部分民户不堪忍受封建苛政而迁到地广人稀的鹤峰;在鹤峰闹革命时期,许多桑植白族参加贺龙革命队伍,后遭反动派围剿为躲避反动派残害迁到鹤峰;抗日战争时期,时局动荡,一部分桑植白族为避战乱来到鹤峰;新中国成立后,桑植一部分白族因在鹤峰从事革命工作来到鹤峰定居,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一部分投亲靠友定居鹤峰;民族通婚的自然迁徙又是鹤峰白族的又一主要来源。
1985年,省民委曾委托中南民族学院干训班的学员,来铁炉乡的马家片区(原是一个小乡)等地进行了20多天的详实调查,调查组从民族风情、生活习俗、族谱及墓碑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考证,认定铁炉乡马家片区等地的“民家人”与桑植的“民家人”(俗称“白家人”)属同一民族源流,都是白族的后裔。
几百年来,白族人虽然与当地的土家族、苗族、汉族等民族兄弟,共同劳作、生活、通婚、和睦相处。但至今仍然保留着显著的白族生活和文化特征,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
“大佬,恰饭”,这是典型的白族语言,意为:儿子,吃饭,在白语里“斧头”称“抓子”,“门口”称“克特”……
虽然铁炉乡的白族离开自己的祖居云南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仍然保留着部分白语,许多老一辈的人还在较频繁的使用白语。
“苍山绿,洱海清,月亮白,山茶红,风摆杨柳枝,白雪映霞红。”这是对婀娜多姿、飘然若舞的铁炉白族服饰的真实写照,白族服饰用色大胆,虽以浅色为主,但却有深色相衬,对比强烈,明快而又协调,挑绣精美,一般都有镶边花饰,装饰繁而不杂。
白族男子服饰差别较小,简洁朴实;妇女服饰悬殊较大,既鲜艳,又素雅华美,往往是上身服饰和头饰比较花哨,下身服饰较朴素;姑娘和小孩服饰比较艳丽,中老年服饰比较淡雅。
“源于劳动,成于宗教”,铁炉的白族群众十分热爱舞蹈:九子鞭、杖鼓舞、绕山林、栽秧会……仗鼓舞以“仗鼓”作道具,与朝鲜族鼓舞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叫“跳邦藏”,一人执鼓,一人拿钹,一人提小锣,鼎足而立,由若干小组围成圈,先用笛子引奏,接着唢呐、大号齐吹,锣、鼓、钹、罄齐响,参舞者踏着乐声起舞,舞蹈姿势多变,广泛用于祭祀、节日喜庆、农事丰收庆贺、表演等活动中。
白族仗鼓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700多年的传承,为研究白族人们的生产、生活习俗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为舞蹈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如今,仗鼓师的老龄化以及传承人的青黄不接也使得许多传统武术动作濒临失传,亟待加以保护。
“三道茶”是铁炉白族的重要习俗,尤其在新年、节日、招待贵宾等重大场合,体现出其特有的白族风格。“三道茶”主要出现在新年期间和婚礼场合。新年期间的“三道茶”主要用于待客;婚礼上的“三道茶”第一道是当天晚上给公婆及媒人,第二道是结婚的第二天早上再给公婆筛茶,第三道是第二天早上给公婆筛茶后即到娘家“回门”。由于三道茶有蛋茶,而蛋茶的数量一般都在三个以上,所以“三道茶”又被称为“三蛋茶”,“三道茶”寓意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哲理,
“请七姑神”是在春节期间的一种娱乐活动。相传玉皇大帝有七位美貌非凡的女儿,尤其是七姑娘不但才貌出众,而且性格温良,厌倦天堂禁锢规矩,常常偷离天阙,下凡与凡人共苦乐,凡人有请必应。请“七姑”必须在绣房或者中堂,摆桌供上“九天七仙姑神位”牌,献上菜肴果饼,燃烛、化钱,上香毕,即选不满12岁的一男一女,脸蒙巾帕,双手捧香,肃听请神唱词,其他人众排坐两旁,齐声合唱请词,不得稍有轻佻。虽然在铁炉白族的些许习俗自今仍有沿袭,但不难看出,铁炉的白族已经受到周围土家族、苗族、瑶族等民族在习俗方面的强烈影响。
铁炉白族在逐渐发展过程中,与周边各个民族逐步融合,语言、服饰、习俗等民族文化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我们可喜的看见一种民族文化印刻上了新的时代印记,同时我们也惆怅于这种文化是否会就此慢慢消逝,希望铁炉白族在溇水河畔焕发新活力的同时也能守住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