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如画,满目风景。自去年10月以来,一场“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攻坚战在鹤峰大地全面打响,一股自上而下的强大红色能量迅速凝聚,鹤峰乡村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一轴乡村振兴的新画卷徐徐铺展。
党建为旗 引领乡村振兴
乡村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基层是一段走不完的路。在希望的田野上,鹤峰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当好乡村振兴的组织者、先行者,不断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推乡村振兴目标迈进,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
全县各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转作风、提能力、促发展,帮助薄弱村出主意、想办法、理思路,将“乡村发展”这盘大棋局做优、做活。
在邬阳乡,来邬阳村取经的客人络绎不绝,一片小小的有机茶获得国内外商家及消费者点赞,有机茶已然成为邬阳一张最亮的名片,更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鹤峰县以此为例,通过论证,县委一致认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有机茶是全县农民最好最实惠的致富产业。2017年9月召开的县委十五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茶叶“全域有机”发展的决定》《鹤峰县创建中国有机茶第一县实施方案》,全县有机茶产业发展得到加快推进。到目前,全县形成了“党建引领+企业主力+农民主体”的有机茶产业发展格局,共发展茶叶35万亩,有机茶基地转换面积达3万亩,全县90%的村、70%的农户种茶,每年可为全县农民提供现金收入8.9亿元。
产业振兴还需量身定制“一村一策”。在太平镇,三岔口村党支部为特色产业项目“靶向施策”提供精准服务,村民们在键盘上敲打出电子商务创业之路,电商点负责人丰玉娥月销售额平均达到20余万元。
在下坪乡,处处可见别具土家风情的农家乐、花果飘香的种植园,到处可见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这一位位产业发展领头人,50%是外出务工的返乡村民。
在走马镇,则通过“头雁领航、特色开发、乡贤助推、蹲点包村、比武互促”等多元模式,持续增强村级组织“造血”能力。
党员为基 凝聚乡村动能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乡村振兴中实现“美富强”,每一步都离不开主心骨,离不开顶梁柱。
吊脚楼式小别墅、亭子、花园、游步道、采摘园……一座风景秀丽的土家庄园已初具雏形,谁又会想到这如梦如幻的仙境,两年前曾是只有两户人家的一片荒土。
这一切的改变缘于一名有19年党龄的党员郑孝奎。两年前,有着10多年经商经历的郑孝奎放弃城里的成功事业,回到燕子镇,在石龙洞村,拿出多年积蓄创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每亩400元至500元不等的年租,流转土地1000多亩,承包石龙洞村30户村民1200亩山林,打造生态旅游观光园。截至目前,带动了周边4个村100余人务工及发展产业,人均增收12000元,同时帮助72户贫困户发展家庭养殖,户均增收6520元。
在田野中找到一辈子事业的,还有铁炉白族乡80后党员向慧明。他放弃大城市企业老总身份,回到老家千户村,投身农产品观光体验园和农业电商发展,打造生态果园1038亩,引进专业合作社2家,带动102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中营镇大路坪村,村“两委”班子成员担起责任带起头,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一户一景打造大路坪村新面貌。如今,土家民宿磁吸海量朋客。提供食宿和山村生态体验服务的朱盛喜一家,年收入轻松破100万元。这一派盛世丽景、民心喜乐,离不开“砥柱立中流”的党员干部。
乡愁看得见,生活好滋味,乡村正日益成为令人向往的宜居之地。
党风为要 净化乡村生态
数亩茶园碧连天,天光云影共徘徊。走马镇白果村,环翠拥绿。可两年前,这里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进村一身土,环境脏乱差……
乡村之美,来自躬行。该村以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为着力点,通过支部带动、党员示范,在宣传教育、督促指导等方面下功夫。各村成立环境卫生监督小组,由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担任组长,定期对每户的环境卫生情况进行评分,对不清洁农户进行劝导和警示教育;村级党支部按照垃圾分类流程,督促指导农户和保洁员对垃圾进行粗分和细分,对垃圾分类落实到位的农户给予奖励。通过“党建+环境治理”工作模式,让村貌焕然一新。
给钱给物,不如建好班子支部。当前,该县上下把加强乡村党组织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石,“强村引领、百村晋位”、村社“最强支部”创建行动、“争做‘最美鹤峰人’、争当排头兵”等主题实践活动正在火热推进。县委组织部编写的《鹤峰县基层党建‘整县推进’工作实施方案》,成为村社干部案头的“治村宝典”。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战斗力。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挥出的每一拳,都是党民同心、克难攻坚的生动实践;落下的每一笔,都是引领时代、革故鼎新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