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县2868平方公里的国土上,除耕地外,80%以上为绿色植物覆盖,有1000多种蜜源植物。
近年来,鹤峰县将中蜂产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大力扶持贫困户发展中蜂养殖,中蜂产业扶贫效益明显。
一种模式,让贫困户尝“甜头”
“中蜂养殖投资小、见效快,同时也环保健康。我们希望通过‘1528’中蜂养殖扶贫模式,真正让老百姓实现产业脱贫。”5月16日,鹤峰县国鑫家庭农场负责人介绍。
“1528”中蜂养殖扶贫模式,即1户贫困户,养5群中蜂,种植2亩以上蜜源植物,由国鑫家庭农场负责提供技术指导、蜜源种子和肥料,并对产品实行保底收购,农户年收入不低于8000元的产业扶贫模式。
燕子镇龙坪村五组村民彭远林,在驻村工作组和帮扶干部指导下,养殖中蜂50多桶。国鑫家庭农场的李师傅介绍,彭远林接受农场养蜂技术培训1个月,“实习”了3个月,现在负责村里的养蜂技术指导。
目前,龙坪村有30多户贫困家庭签订“1528”中蜂养殖合同书。
一位老人,授人以“蜜”助脱贫
“‘蜜蜂爷爷’是年轻人的指路明灯,我们要将卢老的精神传承下去。”蜂鹤农业有限公司基地部经理赖星是鹤峰县养蜂专家卢自德的徒弟。
卢自德1991年退休后,集中精力钻研中蜂养殖技术。他举办中蜂养殖培训班128期,免费给2.4万多村民讲课,登门教他们养殖,培训“高徒”300余人。
卢自德毫无保留,把技术无偿传授给村民。在他的带动下,鹤峰中蜂单群产量由原来的不到5公斤提高到10多公斤,最高的达到40多公斤,全县蜂群也由原来的1万多群增加到4万多群,蜂产业年产值达到3000多万元。
一种资源,“蜂”生水起做产业
“去年,我们家养蜂增加了5万元的收入。我们家现在养蜂140多箱,相信今年的收入会更好。”对于今年的养蜂收成,铁炉白族乡渔山村二组村民周波充满了希望。
渔山村平均海拔822米,生态环境优良,蜜源植物极为丰富。渔山村抓住这一发展的先天资源,经过近一年的发展,今年预计蜂农户均收入可以增加8000元以上,17户贫困户又有了一项新收入。
鹤峰县地处山区,拥有独特的生态自然优势——良好的中蜂资源和悠久的养殖历史。如今,中蜂已成为鹤峰县产业脱贫的新路子,全县现正在向“10万人养蜂、10万群规模”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