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土鸡蛋 致富新路子

04-27 17:09  

“鸡蛋还有多少个?我要100个。”

“屋里还有八九十个,都要送到湄坪去的,后头几天的鸡蛋别个都定了,要鸡蛋的话只有再等了。”

4月26日,笔者在鹤峰县五里乡陈家村,听到县质监局帮扶人与该村贫困户曾竹林的这样一段对话。

原来,今春以来,曾竹林家的近一百只鸡开始产蛋,因是原生态放养,粮食喂养,曾竹林家的鸡蛋供不应求,常常需要提前预定,曾竹林一家也经常处于“忙碌并快乐着”的状态里。

2016年,县质监局帮扶工作队在贫困户走访中,发现曾竹林家养了很多家畜家禽,鸡、羊、牛、猪还有小猫小狗,了解到曾竹林本人对养殖有兴趣,他家房前的一大片开阔林地也为发展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县质监局工作队决定帮扶他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出于谨慎、也出于对工作队的了解不够,曾竹林一开始对养鸡持着保留态度,经过工作队反复的劝说,并承诺了免费提供基础设施和联系五里金泰牧养殖场提供鸡苗和技术支持后,曾竹林下定了开办家庭养殖场的决心。

两年多时间过去,曾竹林的特色养殖走上了正轨,养殖场的鸡子数量也从最初的两百只增加到了现在的五百多只,养殖土鸡及销售土鸡蛋的收入也稳步增加,除去成本,目前每年约能增收3万元左右,迈入了产业稳定脱贫的行列。4月26日,笔者在走访的时候,了解到曾竹林用于产业发展的无息贷款5万元已经到位,“场子里现在只有七八十只鸡子了,最近准备进鸡苗了,大概五六百只吧”曾竹林告诉笔者。

自2015年县质监局帮扶联系陈家村以来,县质监局要求每一位帮扶干部为各自的帮扶对象制定切合实际的脱贫计划,并不厌其烦的为帮扶对象宣传政策、解释政策,跟进政策落实情况,随时了解贫困户产业发展状况,从最初的半信半疑,到现在的全心信任,两年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为县质监局赢得了当地群众的普遍认可与好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