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古桃源里寻声腔遗韵

02-27 15:41  

“说起南剧,在我们鹤峰可以说历史悠久,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我陪伴着它经过了这么多年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如今重登舞台,我心里无比的高兴!”南剧老艺人牟炳菊说。

76岁的牟炳菊老人祖籍湖北利川,9岁时就开始学戏,57年的时候被组织安排调到鹤峰南剧团工作,从此在鹤峰安家,开始了她与南剧荣辱相伴的岁月,在老人心里,南剧如同她的生命,只要她活着,就要把南剧一直传承下去。

2017年12月,由聂精华作词,牟炳菊,马长泽作曲,汤小红演唱的鹤峰南剧《桃花源是我故乡》在歌舞世界——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歌舞汇演中荣获舞蹈组银奖。南剧逐渐开始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使南剧在极端低迷甚至失传的绝境之后又焕发生机。

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南剧一度濒临失传。鹤峰的南剧历史悠久,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南剧的抢救与保护,重视南剧的传承与发展。经过老一辈南剧艺人的传承和南剧爱好者们的不断挖掘整理,南剧又重回舞台,焕发新生,成为助推旅游业发展的文化名片。南剧是恩施土家族特有的剧种,道白、唱腔多杂有鄂西土家方言土语,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从现存的《容美纪游》《鹤峰县志》等文献资料的记载来看,南剧最早发端于17世纪容美土司时期的庙台戏,谈到南剧的形成,不得不提到容美土司的戏曲活动,土王时期田舜年从京城引进了《桃花扇》,成立了专门戏班子为土王服务,土司戏曲活动对南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重大的意义,这标志着康熙晚期,南戏已经初具雏形。

容美末代土司田旻文得罪了清庭,畏罪自杀后,这些艺人风流云散,一部分人留在了鹤峰,一部分人走向各方,来到施南府甚至湖南桑植、石门等地,成为职业艺人,“改土归流”的政策后,恩施建设了一批庙宫喜戏楼,为南剧演出提供了场地,让南剧进一步走向民间,逐渐平民化,得到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在抗战期间,在耀眼的省会文化强光的照射下,在和山外文化的对比中,南剧毫不逊色,它每天演出的节目广告,跟其他各种剧一样,同时赫然登上各个报纸,而且跟楚剧、京剧比较起来,更受观众青睐,无论是公演,还是售票演出,都盛况空前,为支援抗战的募捐能力强,经济效益好。

1954年以后,鹤峰南剧迎来了鼎盛时期,成立了鹤峰南剧团,生旦净末丑各腔各调,已经发展成熟,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从此成为鹤峰深入人心的民族地方传统戏。“那时我们南剧团排演了很多古典传统戏,如《黄鹤楼》《西狼关》《二度梅》《白蛇传》等等大型传统古装戏,剧团长期到外地演出,受到了当地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说起那段辉煌岁月,牟炳菊老人脸上溢满笑容。

1957年鹤峰南剧团进行大调整,超龄的演员退休,年轻人被招募进团工作,为了让鹤峰人民有戏看,县领导组织动员剧团所有职工自己动手,挑沙背石修剧场,修建了一场能容纳800多人的剧场,从此鹤峰有了自己的南剧场。“在这个时期我们排演了一大批现代戏,《南海长城》《革命自由后来人》《红嫂》等许多名作都是在这个时期创作而成,夺取农村文化阵地的《夺阵》作为代表恩施赴省演出的代表作,登上了湖北省各大报纸。”牟炳菊说。

后来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慢慢沉寂,许多演员另寻职业,1975年的时候,曾经召回部分南剧演员,同时招收了一部分新生力量,排演了《宝莲灯》《凤求凰》等戏曲演出送戏下乡。1982-1984年,鹤峰成立了四个半职业剧团,委派鹤峰老师去各县市培训指导,其中太平民歌剧团用民歌唱腔排练了《恭喜发财》,到鹤峰各地演出,引起热烈反响,但短暂的辉煌过后,又逐渐出现衰落之势。

眼看着具有优秀文化价值的剧种渐渐消逝,以牟炳菊为代表的老艺人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把南剧一直传承下去,成为他们头疼的问题,这些年,老人们从不放弃对南剧的训练,源自于内心的热爱和坚持,让南剧迎来了新生。

2017年6月8号,鹤峰县开发办会议室召开热爱南剧人士的动员大会,7月26日上午,鹤峰县委、县政府召开“抢救优秀地方戏种——南戏”现场办公会议,县老促会、老体协、鹤峰南戏艺术团、财政局、文体新广局、妇联、职校、新闻中心、老干局等相关单位参加会议。

会上对南戏的精髓和魅力进行了讲解,就其保护和传承面临的困难发表了意见,呼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南戏的发展和传承,尽力抢救南戏,为传承鹤峰优秀文化作贡献。

在县委县政府和各单位部门的帮助下,解决了资金和场地的问题,用半年时间排练了传统戏巾帼英雄《穆桂英招亲》南剧舞蹈《桃花源是我故乡》等全新的节目,献礼2017年鹤峰县两会。《穆桂英招亲》剧情跌宕,音乐恢宏,舞美精雅,唱腔激昂,具有很大的艺术价值。《桃花源是我故乡》在歌舞世界——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歌舞汇演中也荣获舞蹈组银奖,至此,南剧保护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重视。

“今年,我们还要继续排传统戏,我们要将民族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承下去,使它发扬光大,成为鹤峰的一张文化名片!”牟炳菊说。

相关阅读